12月30日,商南县县长崔华锋轻车简行深入到青山、湘河等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他先后深入到青山镇新庙村、青山村、马蹄店村,湘河镇三官庙村调研,每到一个村都要详细查看村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走进最贫困的户,询问政策兑现、家庭增收等情况。

在调研中,崔华锋指出,全县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刚刚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中央经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校正工作方向,创新方法措施,完善攻坚机制,凝聚各方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特别是在谈到丹南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时,他强调,从全县整体情况看,丹南立地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更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要求各级干部务必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坚定决胜的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鼓励群众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力争通过自身努力、干部帮扶、政府支持早日脱贫摘帽、走上致富路,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就进一步抓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崔华锋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要求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要聚焦产业发展,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要坚持把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根本,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猕猴桃等主导产业,同时紧密结合各镇办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水杂果、生态养殖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格局,最大限度让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抓好产业项目谋划工作,明年县上将按照项目情况,下拨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二要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要通过招引外地企业、支出本地能人领办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实现联建联办,股份合作,一方面吸纳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一方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同时,要探索推行干部带头入股合作社,带头建立产业基地,示范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引领群众进一步增强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三要提高村规民约“含金量”,切实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既要把拒绝高价彩礼、精简红白喜事等规范要求,写进《村规民约》,也要把群众义务参加环境卫生整治、抗洪抢险、应急救援等义务劳动内容,以及享受股金分红、贫困家庭救助等福利待遇,写进《村规民约》,切实提高村规民约的“含金量”。要认真抓好村规民约的落地实施,既监督约束村民行为,又让群众共享扶贫红利,切实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四要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解决扶贫工作中的“不均衡”问题。要把非贫困村、非贫困户与贫困村的发展和贫困户的帮扶统筹考虑,特别是在群众就业技能培训、执行村规民约、使用互助资金、共享爱心超市、开展群众文化生活、发展集体经济等工作中,要与非贫困村和非贫困群众统筹安排,同步推进,防止出现新的贫富差距。五要坚守务实底线,决不允许“弄虚作假”。要真正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精准”要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对象识别上,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动态管理;在政策落实上,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兑现到人;在驻村帮扶上,脚踏实地,真帮真扶,务求实效;在资料填写上,认真细致,逻辑严密,客观真实,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搞“数字脱贫”,一经发现,将顶格处理,从重处罚。六要坚持整村推进,着力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结合移民搬迁、危房改造,以及年终走访慰问等活动,采取“统一规划、整村推进”的方式,整合包扶部门、镇村干部、“四支队伍”力量,深入开展家庭清洁行动、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下大力气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让所有村,从里到外,环境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善和提升,营造良好攻坚环境和发展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