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魅力鹿城>>概况商南>>乡镇简介>>正文
金丝峡镇
发布时间:2016-08-31  

金丝峡镇是商南乃至商洛的旅游窗口镇,因境内享有“峡谷之都、生态王国”美誉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金丝大峡谷而建制得名,东临过风楼镇,西接竹林关镇,北毗武关镇、试马镇,南连水沟镇、十里坪镇。山水相依成就了金丝峡镇独特的自然景致和人文情韵,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秀美,森林覆盖率近70%。丹江河穿境而过,沪陕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全镇辖20个行政村,164个村民小组,6564户(其中贫困户3132户),23927人(其中贫困人口7767人),镇域面积298.3平方公里。201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8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32%、经营性收入占48%、财产性收入占6%、转移性收入占14%)。2012年被命名为全省旅游特色名镇,2013年被省市县推荐申报为全国重点镇。

近年来,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区域最美,人居最佳,产业最强”的发展目标,主要突出七个方面特色发展镇区:一是突出旅游特色建名镇。确定了“旅游特色名镇”的发展定位,明确了“一心(金丝峡镇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两廊(18公里旅游专线绿色画廊、丹江沿岸绿色长廊)三街(镇区旅游商业街、前坪旅游美食街、狮子沟旅游购物街)四区(金丝峡核心景区、金丝峡镇区、太子坪和庙台子特色接待功能区、)五农庄(王家坡、龙凤湾、龙谷庙、五彩园、蜂王庄)”的发展布局。二是突出民居特色抓改造。围绕“彰显建筑个性,丰富文化内涵,完善载体功能,提升整体形象”的建设目标,突出“小青瓦、大翘檐、格子窗、浅灰套、吊花篮、镶挂落”的设计理念,全面实施了旅游商业仿古街的特色改造和旅游廊道沿线村庄的改造,配套实施了商业牌匾统一、文化景观墙建设、廊亭假山布设、休闲广场建设、标志性牌楼建设以及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五化”工程建设,通过经营城市的理念,别致精细的设计,充分彰显特色建筑风格,形成极具内涵的特色景观。三是突出景观特色抓绿化。围绕“丹江、小河”两条绿色长廊建设,栽植景观竹子15万株、垂柳5万棵、杨樱桃1万棵、优质良种桃树2000棵,小河流域以景观竹为重点的绿色长廊已成为18公里旅游专线一道亮丽的风景。四是突出美食特色创品牌。邀请商洛新潮学院对全镇328户农家乐经营户集中开展“金丝菜系”烹饪技术和文明礼仪培训,成立了金丝峡农家乐协会,注册了“金丝十三花”农家乐餐饮商标并成功登录陕西省电视台春节大拜年栏目,展示金丝峡地道的农家菜系和恬静的农家生活,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农家乐品牌。五是突出管理特色抓整治。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城镇经营管理理念,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家乐综合提升相结合,探索建立了集镇和重点村“户定点、组收集、村分类、镇运输处理”的经营管理模式,落实“科级领导包片、部门单位包段、工作责任到人”的责任管理制度,与临街门店业主、农家乐经营户签订了门前四包责任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努力营造“人民家园人民管”的氛围,初步构建了“奇山秀水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特色城镇体系。六是突出镇域特色抓扶贫。围绕制定一个好规划、发展一个好产业、培育一个好项目、创造一个好环境、建设一个好班子的“五个好”目标,严格实行精准摸底、量体裁衣、一村一策、扶贫到户,保证“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在金丝峡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七是突出创新特色抓党建。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党建领航、党组织服务”作用,在全镇广大干部和党员中探索建立了“亮牌服务、公开承诺、百姓问政”为民服务平台,通过亮牌服务,解决我是谁的问题;通过公开承诺,解决为了谁的问题;通过百姓问政,解决依靠谁的问题,让广大干部和党员全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磁场,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公仆精神、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全镇上下呈现出蓬勃发展、亮点纷呈、激情干事、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态势。

镇政府办公室电话:09146563108

邮编:726307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金丝峡镇政府

金丝大峡谷景区

丹江漂流

农家乐

新农村

核桃

板栗

王家坡

御蜂园

上一条:试马镇

下一条:清油河镇

关闭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